谈起“精益生产”大家都知道,它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,被推崇为现代工厂的最佳管理模式。中国不少企业都想把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移植到自己的企业中,可认真回顾一下又有多少企业能持之以恒成功地做到呢?这当然要感谢国内外“精益”专家们在此做了巨大的贡献。因为他们在做了大量“善事”的同时也没忘记了研究怎么样在这个浪潮中能淘到一桶金。
中国的企业要想做好“精益生产”,必须像学中国功夫一样,第一就是不能好高骛远,先练好扎实的基本功,做好基础管理工作。第二就是不能急功近利,丰田练就的几十年功底你不可能一朝超越。第三就是要放弃自己的“小聪明”,听毛主席的话“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”。因为日本人“朴实、愚直”的性格是成就精益的关键,他们每学习一样东西都会“忠实地照着做”,不会添加自己的主见。例如,他们把QC、5S等一做就是几十年如一日。凭我多年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,日本人懂的东西其实并不多,思想上非常单纯,所谓“只做能创造价值的事”只不过是冠个好听的名字,其实通俗一点就是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“怎么才能更赚钱”。工厂管理一般只有一个“成本”作为核心目标,一切工作都为“成本目标”服务。
很多企业推进精益生产不成功,绝大部分是好心办坏事。也就是说不断想求新求异,或到处求神拜佛,切忘了佛就在你心中。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:说有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幅画,然后就忙忙叨叨地找来了锤子,找来了钉子,一钉,发现说这个钉子吃不住这幅画,那怎么办呢?说我得打一个小木头锲子,让这个钉子能够吃住,然后就去找木头,找着了以后说不行,我必须得去找把斧子,就找斧子,找着以后觉得斧子也不行,得锯,又去找锯,找到锯条以后说没有这个手柄,然后又去找手柄,就这样一轮一轮找下来,等到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的时候,他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,他早就忘了那幅画了。也就是说他们为求得真经会不惜一切代价,早忘了企业的根本——“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”。
要使企业创造利润的最好办法就要降低生产成本,降低成本的关键就是“消除浪费”。我们搞企业管理的人都非常清楚“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”这个质量理念,质量管理的重点不能放在出现废品后的检验和返修上,而是要建立一个如何才能不出现废品的机制。同样,要搞精益生产就要“消除浪费”和“消除异常”。就要从建立如何让人人都“只做能创造价值的事”的机制入手,这才是企业真正创造利润的关键。我们推行精益生产,就不能让大部分人“糊涂”人在不断制造浪费,而让少数所谓的精益专家或改善精英来消除浪费,建立了人人“认识浪费,痛恨浪费,不制造浪费”的机制,让浪费无生长的空间这才是直正的精益生产之道。
标签: 南京拓展训练 | 拓展培训基地 | 南京奥斯博恩拓展培训基地 类别:南京拓展培训